体检报告这 7 项指标正常, 你的肝脏基本无碍!
肝脏作为人体 “代谢中枢”,易受不良生活习惯影响出现问题。今天为大家总结了 7 个与肝脏健康密切相关的检查项目,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,说明你的肝脏功能状态良好。
一、转氨酶
肝脏进行代谢时需要用到各种转氨酶,比如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。
体检时发现转氨酶的数值升高,往往提示肝脏已经受损,这是因为肝脏受损后肝细胞膜不完整,通透性加强,导致更多的转氨酶流入血液,使得检测时转氨酶升高。
但如果不是由非疾病因素引起,如熬夜、饮酒、剧烈运动、无需特殊治疗。
若 持续超过 100U/L,或 AST 升高幅度大于 ALT,往往提示肝细胞持续损伤,可能与病毒性肝炎、脂肪肝、酒精性肝病等有关,需进一步检查病因(如乙肝五项、肝脏 B 超)。
二胆红素
胆红素分为总胆红素、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,反映肝脏代谢排毒能力,肝脏损伤后,可能会出现黄疸,眼睛、皮肤、尿液黄染等情况,胆红素升高比转氨酶升高要严重!
三白蛋白
白蛋白,堪称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 “晴雨表”。
它不仅是评估肝脏合成能力最直接、最敏感的指标之一,数值高低更是与肝脏功能强弱呈正相关
一旦白蛋白水平下降,往往意味着肝细胞受损、合成功能减弱,数值越低,说明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越差,可能存在的肝损伤或肝实质病变也越严重。
四影像学检查
腹部 B 超是筛查肝脏结构异常的 “首选检查”,正常报告通常描述为 “肝脏大小形态正常,包膜光滑,实质回声均匀,肝内管道走行清晰,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”。
轻度异常(无需过度担心)
报告提示 “肝内回声稍增粗、增强”,多与轻度脂肪肝、长期饮酒导致的肝损伤有关,通过控制体重、戒酒、清淡饮食,3-6 个月后复查多可改善。
需警惕的异常
提示 “脂肪肝(中度 / 重度)”:需结合血脂、血糖指标,控制总热量摄入,增加运动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肝药物(如多烯磷脂酰胆碱)。
提示 “肝囊肿、肝血管瘤(直径<5cm)”:多为良性病变,每年定期复查 B 超即可,无需特殊治疗;若直径>5cm,需咨询医生是否需介入干预。
提示 “肝内占位性病变(性质待定)”:需进一步做增强 CT 或 MRI,排查肝癌、肝腺瘤等风险,避免延误诊治。
五乙肝两对半+病毒量
病毒性肝炎是导致慢性肝病、肝硬化的重要原因,核心筛查项目为乙肝五项(乙肝两对半) 和丙肝抗体(抗 - HCV) 。
乙肝五项正常结果
全程接种乙肝疫苗者:乙肝表面抗体(抗 - HBs)阳性(滴度>10mIU/mL),其他指标阴性,说明有有效保护力,无需担心乙肝感染。
未接种疫苗者:五项全阴性,建议及时接种乙肝疫苗,预防感染。
乙肝五项异常结果
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阳性:提示乙肝病毒感染,需进一步查乙肝病毒 DNA(HBV DNA),判断病毒复制活跃度;若 DNA 阳性且肝功能异常,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(如恩替卡韦、替诺福韦)。
乙肝 e 抗原(HBeAg)阳性:提示病毒复制活跃,传染性强,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和病毒载量。
丙肝抗体(抗 - HCV)正常结果
抗体阴性:说明未感染丙肝病毒;若抗体阳性,需进一步查丙肝病毒 RNA(HCV RNA),若 RNA 阳性,需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(目前丙肝可通过直接抗病毒药物治愈)。
六肝硬度检查
肝硬度检测、、是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的无创检查,正常参考值:肝硬度值(LSM)<7.3kPa:无明显肝纤维化,肝脏状态良好。
轻度肝纤维化(LSM 7.3-9.5kPa)多与慢性乙肝、丙肝、脂肪肝有关,需针对病因干预(如抗病毒、控制体重),3-6 个月复查,避免纤维化进展。
中度至重度肝纤维化(LSM 9.5-12.4kPa)提示肝脏损伤已较明显,需进一步做肝脏穿刺活检明确纤维化程度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肝 + 病因治疗,防止进展为肝硬化。
肝硬化(LSM ≥12.4kPa)需警惕肝硬化并发症(如腹水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),定期复查肝功能、腹部 B 超、胃镜,严格遵医嘱治疗,避免病情恶化。
七甲胎蛋白
甲胎蛋白(AFP)是筛查肝癌的重要指标,正常参考值:AFP<20ng/mL:无明显肝癌风险。
轻度升高(AFP 20-400ng/mL)可能与慢性肝炎、肝硬化活动期有关,需结合肝脏 B 超排查;若 B 超正常,需 1-2 个月复查 AFP,观察是否持续升高。
显著升高(AFP ≥400ng/mL)高度提示肝癌可能,需立即做肝脏增强 CT 或 MRI,明确是否存在肝癌病灶;若确诊肝癌,需尽早在医生指导下治疗。
AFP 正常但有肝癌风险,部分早期肝癌患者 AFP 可能正常,若有慢性肝病病史(如乙肝肝硬化),即使 AFP 正常,也需每 6 个月做肝脏 B 超筛查,避免漏诊早期肝癌。
下一篇:没有了